在美國開車,或偶而走在路上,受到其他司機的叫囂,是很悉鬆平常的事情。
被咆哮的原因很多,例如開車不禮讓、忘記打方向燈、或是以搭訕為目的。排除虧美眉的因素,收集到一隻中指和一句 FxxK You 似乎沒什麼好驚訝的,就像電視電影裡面所呈現的,你也可以回報雙份的中指和髒話,只要沒有發生車禍,大家也就這樣相安無事,雨過天晴。
在台灣,事情可能就沒這麼簡單了。如果你已經用言語或肢體語言發洩出不滿的情緒,下一步鐵定是趕緊吹油門逃離現場,否則對方很有可能拿出車上藏好的大鎖或球棒,準備施展久未切磋的自家拳法。
我覺得這種注意事項,應該特別寫在國外的旅遊指南裡面,台灣人心眼小,別說口出國罵了,即便按個喇叭、超個車,都有可能遭遇棄屍荒野的命運,想起來確實挺嚇人的。
Saturday, October 21,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最後還是被打敗了
Posted by
PigTail Leo
聽說 Google blog 的介面滿簡單的,可能符合我的需求.....就來這試試看吧。
仍是老樣子,被微軟M$搞毛了,唉呀,當初想說只是玩玩,沒想到越來越認真,照慣例對微軟的不滿就會越積越深。
話先別說太早,在這裡玩玩看嘍。
仍是老樣子,被微軟M$搞毛了,唉呀,當初想說只是玩玩,沒想到越來越認真,照慣例對微軟的不滿就會越積越深。
話先別說太早,在這裡玩玩看嘍。
Wednesday, October 18,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台山話中的半唐番
Posted by
PigTail Leo
廣東台山縣的地方言語很特別,台山人說話有的詞句自己說了,但自己無法用中文寫出來,外地人也覺得台山話很難聽懂,很難筆錄,不知台山話說的是什麼,有的詞句字義在中文字典裡也找不出這個字有任何注解。
因為,台山話是中英夾雜,半唐半番,有音無字,這種奇巧有趣的混合體言語,在台山已普及百多年了。
回溯台山話「半唐番」的歷史由來,這與百多年華僑從海外傳帶回來的西方言語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台山是著名僑鄉,自一八四九年台山人首批漂泊出洋謀生,經過世代不斷繁衍,移民出國不斷增加,至今,台山境內上百大小墟鎮,上萬大小村莊,城鄉居民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直屬或間接的親人旅居海外,因此台山華僑偏佈全球。
百年間,由於華僑回鄉省親,興業建校,或落葉歸根,他們逗留故鄉活動時,互通僑情,談笑人生,其台山口語混合一些英語單詞,人人仿學,流傳民間,日久形成了地方的新生言語,故此,台山人說話夾雜英語單詞說出來了,但他們不知道是英語,只把它當作習慣口語,莫問字義出處。
台山話常見的「半唐番」詞句很多,現粗略寫上一些請教讀者,共同研究。
球場的中英混合言語
台山人愛打排球,據傳始於一九一四年,城郊有位姓譚的華僑青年攜帶幾個排球回鄉,在村中組織打球,教導傳授球術及英語說法,隨著排球運動普及全縣,球場中英混語也成為家喻戶曉。
台山話叫球為「波」(ball),打球叫「打ball」,好球叫「骨波」(good ball),主攻手躍起把球打過去叫「爸市」(pass穿過),球打出界外叫「倒曬」(out side出外邊),球賽雙方打成滿分平手叫「酒市」(deuce平手),雙方交換場地叫「請曬」(change side換一邊),打籃球防守叫「嘜波」(mark ball注意球),遠距投籃叫「浪術」(long should長特殊用法)。
這些球術的中英混話叫法,台山人男女老少無一不懂,而且講得流利,會說能聽。
衣食住行的中英混語
台山人在衣食住行領域裡,說話夾雜英語單詞相當普遍,常見的詞句舉不勝舉,例如:
小孩在外玩耍久不回家,父母就批評孩子「好反」(Fun玩),見人打噴嚏叫「核是」(catch染上),老人家的手杖叫「持節」(stick手杖),問人做什麼叫「做乜」(what什麼),兩位客人合睡一張床叫「孖舖」(couple一對)。
又如郵票叫「市參」(stamp郵票),見人舉止動作不正常就質問「舞也啤」(wahat play什麼遊戲),車輪漏氣叫「車呔(tire輪胎)漏氣」,機動車開不動說「麼打」(motor馬達)壞了。行路叫「獲路」(walk行),行路要正正經經,不可「左寸右寸」(turn轉動)。
過去,歸國華僑在城內開設飲食小店,門前廣告用中文介紹有很靚「蛋撻」(tart有餡糕點)及「網油吐市」(toast烘烤的點心)等等名品糕點,這些西式點心爽口香甜,食客稱讚不絕,但為何稱「撻」與「吐市」,誰也不知其名詞的廬山真面目。
其實這兩個單詞就是英語的譯音。台山河涌如網,船隻來來往往,掛起帆布借風行駛叫「車理」(sail帆船),台山人有句常不離口的中英混語叫「倒勞」(all全部),其用意包含範圍很廣,如:
要把無關的東西「倒勞」丟掉,要把紙筆墨「倒勞」拿來書房,要將今天該做的事「倒勞」做完才好,等等。外地人聽到台山話「倒勞」兩字,就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顱。
一九七四年間,台山斗山糖廠有位廠長往城裡開會,技術組託他訂購二○○斤「蘇打」(soda洗潔粉)洗潔機器,他卻購回二○○斤「泡打」(powder力),弄得工人哭笑不得。
人際感情的中英混語
每年間,華僑回鄉絡繹不絕,探親、結婚、會友、尋根、拜祖等等活動,與人交往密切,中英混語傳播出口皆是,例如:
老表相見親熱無比「攬住」(arm挽臂,攜手),伯父給五百元「美赤」(check支票)添置新「梳化」(sofa沙發),朋友送給「一打」(dozen打十二件)名牌「說衫」(shirt襯衣),贈送禮物謙虛說「呢都」(little很少)不成敬意。
飲茶請宴爭著「比錢」(pay付錢),請部「的市」(taxi出租汽車)送姑母回家,他見到親人沒點禮貌,只係「眼碌碌」(look look 看)不稱呼。
有的人由於感情分裂不願見面,聲言說「懶刮」(nono grate不歡迎),有的對人相貌評頭品足,說這個人「皺個廢市」(face面容),或說那個人「嘜晒」(mark sign姿勢)不好看。
由此,可見台山民間的中英混合言語,其內容既有它的趣味性,又具有鮮為人知的「僑鄉文化」的特殊意義,真是值得探索研究的一門言語學問。上述詞句例子僅寫出一點點,雞毛蒜皮,還有許多未能寫入,而且台山口音也有地區的差別,因此,本文若有不妥之處,冀望讀者不吝指正。
這篇文章讓人想起公司的產線,當我們告訴作業員這產品需要燒 firmware 的時候,就看到一張紙條上寫著...「燒分位」
因為,台山話是中英夾雜,半唐半番,有音無字,這種奇巧有趣的混合體言語,在台山已普及百多年了。
回溯台山話「半唐番」的歷史由來,這與百多年華僑從海外傳帶回來的西方言語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台山是著名僑鄉,自一八四九年台山人首批漂泊出洋謀生,經過世代不斷繁衍,移民出國不斷增加,至今,台山境內上百大小墟鎮,上萬大小村莊,城鄉居民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直屬或間接的親人旅居海外,因此台山華僑偏佈全球。
百年間,由於華僑回鄉省親,興業建校,或落葉歸根,他們逗留故鄉活動時,互通僑情,談笑人生,其台山口語混合一些英語單詞,人人仿學,流傳民間,日久形成了地方的新生言語,故此,台山人說話夾雜英語單詞說出來了,但他們不知道是英語,只把它當作習慣口語,莫問字義出處。
台山話常見的「半唐番」詞句很多,現粗略寫上一些請教讀者,共同研究。
球場的中英混合言語
台山人愛打排球,據傳始於一九一四年,城郊有位姓譚的華僑青年攜帶幾個排球回鄉,在村中組織打球,教導傳授球術及英語說法,隨著排球運動普及全縣,球場中英混語也成為家喻戶曉。
台山話叫球為「波」(ball),打球叫「打ball」,好球叫「骨波」(good ball),主攻手躍起把球打過去叫「爸市」(pass穿過),球打出界外叫「倒曬」(out side出外邊),球賽雙方打成滿分平手叫「酒市」(deuce平手),雙方交換場地叫「請曬」(change side換一邊),打籃球防守叫「嘜波」(mark ball注意球),遠距投籃叫「浪術」(long should長特殊用法)。
這些球術的中英混話叫法,台山人男女老少無一不懂,而且講得流利,會說能聽。
衣食住行的中英混語
台山人在衣食住行領域裡,說話夾雜英語單詞相當普遍,常見的詞句舉不勝舉,例如:
小孩在外玩耍久不回家,父母就批評孩子「好反」(Fun玩),見人打噴嚏叫「核是」(catch染上),老人家的手杖叫「持節」(stick手杖),問人做什麼叫「做乜」(what什麼),兩位客人合睡一張床叫「孖舖」(couple一對)。
又如郵票叫「市參」(stamp郵票),見人舉止動作不正常就質問「舞也啤」(wahat play什麼遊戲),車輪漏氣叫「車呔(tire輪胎)漏氣」,機動車開不動說「麼打」(motor馬達)壞了。行路叫「獲路」(walk行),行路要正正經經,不可「左寸右寸」(turn轉動)。
過去,歸國華僑在城內開設飲食小店,門前廣告用中文介紹有很靚「蛋撻」(tart有餡糕點)及「網油吐市」(toast烘烤的點心)等等名品糕點,這些西式點心爽口香甜,食客稱讚不絕,但為何稱「撻」與「吐市」,誰也不知其名詞的廬山真面目。
其實這兩個單詞就是英語的譯音。台山河涌如網,船隻來來往往,掛起帆布借風行駛叫「車理」(sail帆船),台山人有句常不離口的中英混語叫「倒勞」(all全部),其用意包含範圍很廣,如:
要把無關的東西「倒勞」丟掉,要把紙筆墨「倒勞」拿來書房,要將今天該做的事「倒勞」做完才好,等等。外地人聽到台山話「倒勞」兩字,就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顱。
一九七四年間,台山斗山糖廠有位廠長往城裡開會,技術組託他訂購二○○斤「蘇打」(soda洗潔粉)洗潔機器,他卻購回二○○斤「泡打」(powder力),弄得工人哭笑不得。
人際感情的中英混語
每年間,華僑回鄉絡繹不絕,探親、結婚、會友、尋根、拜祖等等活動,與人交往密切,中英混語傳播出口皆是,例如:
老表相見親熱無比「攬住」(arm挽臂,攜手),伯父給五百元「美赤」(check支票)添置新「梳化」(sofa沙發),朋友送給「一打」(dozen打十二件)名牌「說衫」(shirt襯衣),贈送禮物謙虛說「呢都」(little很少)不成敬意。
飲茶請宴爭著「比錢」(pay付錢),請部「的市」(taxi出租汽車)送姑母回家,他見到親人沒點禮貌,只係「眼碌碌」(look look 看)不稱呼。
有的人由於感情分裂不願見面,聲言說「懶刮」(nono grate不歡迎),有的對人相貌評頭品足,說這個人「皺個廢市」(face面容),或說那個人「嘜晒」(mark sign姿勢)不好看。
由此,可見台山民間的中英混合言語,其內容既有它的趣味性,又具有鮮為人知的「僑鄉文化」的特殊意義,真是值得探索研究的一門言語學問。上述詞句例子僅寫出一點點,雞毛蒜皮,還有許多未能寫入,而且台山口音也有地區的差別,因此,本文若有不妥之處,冀望讀者不吝指正。
這篇文章讓人想起公司的產線,當我們告訴作業員這產品需要燒 firmware 的時候,就看到一張紙條上寫著...「燒分位」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新加坡機場
Posted by
PigTail Leo
前陣子出差去了趟印度,中途在新加坡的轉機,真是開了小弟的眼界。
曾經過境香港、上海、舊金山、洛杉磯、阿布達比、法蘭克福...平常我根本懶得提起台灣中正機場到底有多寒酸,這次看到新加坡機場的設計,便更加確信台灣想發展境外航運中心的理想,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在新加坡機場等待轉機,根本就是件快樂的事。這裡免稅商店或許沒有香港那樣琳瑯滿目,但依然能夠應付歸國所需要的人情債。腿部按摩的設施和懶人沙發,令人感覺比待在家裡還舒服。隨處都能找到電腦可連上網路,此外,甚至有一區特別規劃給商務人士,桌椅、電源、電話及網路插孔,布置地就如辦公桌一般,你只要有自備網路線,上網仍舊是免費。
最令我驚訝的是看到一塊區域擺著七八張沙發床,好讓疲累的旅客可以在此補眠,可惜那時並沒有拿照相機將它給拍下來。
最後,當你急著要上廁所,卻擔心手推車的行李無人看管嗎?別緊張,這裡廁所空間的設計,足夠讓你放進一台手推車。唯一讓我可以挑毛病的,是坐式馬桶的自動感應沖水裝置(這沒什麼了不起,美國各大購物中心都有),那感應器裝設地太高,我身體只要稍微往前傾,這沖水設施就變成洗鳥裝置了。
曾經過境香港、上海、舊金山、洛杉磯、阿布達比、法蘭克福...平常我根本懶得提起台灣中正機場到底有多寒酸,這次看到新加坡機場的設計,便更加確信台灣想發展境外航運中心的理想,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在新加坡機場等待轉機,根本就是件快樂的事。這裡免稅商店或許沒有香港那樣琳瑯滿目,但依然能夠應付歸國所需要的人情債。腿部按摩的設施和懶人沙發,令人感覺比待在家裡還舒服。隨處都能找到電腦可連上網路,此外,甚至有一區特別規劃給商務人士,桌椅、電源、電話及網路插孔,布置地就如辦公桌一般,你只要有自備網路線,上網仍舊是免費。
最令我驚訝的是看到一塊區域擺著七八張沙發床,好讓疲累的旅客可以在此補眠,可惜那時並沒有拿照相機將它給拍下來。
最後,當你急著要上廁所,卻擔心手推車的行李無人看管嗎?別緊張,這裡廁所空間的設計,足夠讓你放進一台手推車。唯一讓我可以挑毛病的,是坐式馬桶的自動感應沖水裝置(這沒什麼了不起,美國各大購物中心都有),那感應器裝設地太高,我身體只要稍微往前傾,這沖水設施就變成洗鳥裝置了。
Tuesday, October 10,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洗穿化殮
Posted by
PigTail Leo
決定把故事寫出來,是認為大家一生中或早或晚會碰到生離死別。但為了避免觸霉頭,所以將文章動些手腳。如果有興趣、願意繼續看下去,就請用滑鼠將底下的區域反白。
July 7, 2007
其實一直考慮將反白取消,看到網路ㄚ信引用這篇文章,加上JudyM的提議,索性就真實呈現吧!覺得晦氣的人,還是建議您跳過下面文章。
延伸閱讀:
殯葬業黑暗?
台灣民間信仰對死亡的看法與做法 - 呂應鐘教授
佛光西來寺喪葬禮儀篇
殯葬儀式
前往台東的火車上,過福隆站不久,就接到乾舅的電話通知說,外婆在幾分鐘前離開人世。趕緊打電話請有經驗的朋友查資料,隨即下火車並開始電話訪價,而萬安與龍嚴的態度都積極到令人害怕,我也說什麼都不透露安養院的地址,結果最基本的價碼,萬安報十四萬,龍嚴則要二十萬。此外,這才終於體會一般人與科技工程師交談時的痛苦,因為當我跟這些殯葬人員對話時,一堆的專有名詞讓自己彷彿在跟外星人接觸。
火車過山洞,山洞長又長,回程的路上就這樣斷斷續續地用手機將事情談妥。因為很多細節需要母親作主,再加上殯葬業的黑暗時有所聞,我便將外婆的後事分成清楚的兩個階段,先將遺體從安養院移到殯儀館冷凍,再等待母親決定承辦人員、良辰吉日以及奠禮流程。
安養院也好心地推薦業者,結果光是搬動遺體,三家價差就從四千元到四千九,不過倒問出了重點,那就是在殯儀館填寫表格時需要註明「自辦」。不然,一旦填上某業者,其他業者就不可以搶生意——這似乎是行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用「自辦」來切割,接下來後半段的重頭戲就只能任人宰割。或許從電話裡可以聽出我心急的語氣,所以即便事先已經說明純粹訪價的意圖和火車上惡劣的收訊環境,萬安和龍嚴依然卯足了勁回我電話,所以當搞清楚分割的要領後,便索性把手機給關了。
一般若非天主、基督教徒,台灣習俗是在冷凍後,最起碼應該安魂與立牌位,以便在殯殮前可以對往生者拜飯。但因為對於流程陌生,再加上不敢做任何決定,所以外婆的拜飯是等到兩天後才開始。
好幾年前朋友辦喪事的名片,母親竟然還留著。在一切從簡的前提下,對方認為外婆只需要作三個七即可,由於娘家沒有剩下任何人,加上本身的禁忌並不多,所以不發訃文,也省去華麗的告別式,花費因此降到七萬六。一般來說喪事主要的費用包括場地布置、棺木與骨灰罈。可是當我聽到這樣便宜的價錢時,頓時覺得在火車上的訪價都是被耍好玩的。
目前還搞不懂的地方在於,當時殯儀館的基本費用是得另外支付,原本以為那僅包含冷凍以及其他雜支規費。然而剛我到服務櫃臺填寫資料時,便告知要勾選表格上的「洗、穿、化、殮」和拜飯的服務項目,並預約禮堂和火葬爐的使用時間(由此推算冰櫃需使用多久),總共一萬零七百交給了殯儀館的櫃臺人員。這似乎可以推斷一切最基本的葬儀,政府都已經安排在殯儀館的工作項目中,那麼,跟政府聘僱人員比起來,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葬儀業者,洗穿化殮的技術有特別厲害之處嗎?至於臨時的牌位與每餐拜飯的供應,紙糊與塑膠牌位有多大差別?此外,每餐的拜飯與安靈紙錢也畢竟是家屬負責張羅祭拜,葬儀業者並不會出面。
其實別被我的文字給誤導,上述的工作其實都是葬儀人員的次要項目,如果,設置靈堂守夜、誦經作七的法事、以及奠禮儀式的需求都無法簡化,那麼喪禮的費用肯定就無法像我這樣十萬元以內搞定。只不過我也藉此瞭解,如果自己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窮苦人家,那麼喪事花費最基本大概就在兩萬元以內。
待價錢與業者都談妥之後,母親便逆轉成大方的態度,房屋、汽車、僕人、保險箱一樣都不少。或許在她的觀念裡,誦經與排場都只是表面形式,如果燒掉的東西外婆都能收到,她絕對不會吝嗇。
其實喪禮是辦給誰看的?我想絕大部分是做給活人看的。殯喪業者也往往利用好面子、流程生疏以及面對變故而心慌的人性弱點,在商談的過程中不斷加碼灌迷湯。可是碰到我們家這麼百無禁忌,他們也沒輒。喪禮的場面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對外婆從小的疼愛銘記在心,逢年過節給老人家上一炷香,勝過墓園無人祭拜而雜草叢生。
註1:
以傳統中國風俗來說,人有三魂七魄。人死時,每七日會有一個魄離開人間,後人應打齋送行。從頭七到七七完滿,七魄全部離開,共七七四十九天。而魂則在百日之後開始離開,三百六十天後第二魂離去,到七百二十天後魂魄盡去。所以古人守喪需要兩年。
註2: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收費如下:
葬儀社與其他治喪費用:
註3:
在ㄚ信那看到日前跟林曉培相關的新聞,它也說明了當初我面對這件事情時,態度為何如此保守的原因。喪禮到底該花多少費用?是辦給誰看的?多少也可以從林曉培事件裡得到答案,死者已以,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恢復安定,讓亡者的回憶與典範永懷心中,我認為才是最重要的。
July 7, 2007
其實一直考慮將反白取消,看到網路ㄚ信引用這篇文章,加上JudyM的提議,索性就真實呈現吧!覺得晦氣的人,還是建議您跳過下面文章。
延伸閱讀:
殯葬業黑暗?
台灣民間信仰對死亡的看法與做法 - 呂應鐘教授
佛光西來寺喪葬禮儀篇
殯葬儀式
前往台東的火車上,過福隆站不久,就接到乾舅的電話通知說,外婆在幾分鐘前離開人世。趕緊打電話請有經驗的朋友查資料,隨即下火車並開始電話訪價,而萬安與龍嚴的態度都積極到令人害怕,我也說什麼都不透露安養院的地址,結果最基本的價碼,萬安報十四萬,龍嚴則要二十萬。此外,這才終於體會一般人與科技工程師交談時的痛苦,因為當我跟這些殯葬人員對話時,一堆的專有名詞讓自己彷彿在跟外星人接觸。
火車過山洞,山洞長又長,回程的路上就這樣斷斷續續地用手機將事情談妥。因為很多細節需要母親作主,再加上殯葬業的黑暗時有所聞,我便將外婆的後事分成清楚的兩個階段,先將遺體從安養院移到殯儀館冷凍,再等待母親決定承辦人員、良辰吉日以及奠禮流程。
安養院也好心地推薦業者,結果光是搬動遺體,三家價差就從四千元到四千九,不過倒問出了重點,那就是在殯儀館填寫表格時需要註明「自辦」。不然,一旦填上某業者,其他業者就不可以搶生意——這似乎是行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用「自辦」來切割,接下來後半段的重頭戲就只能任人宰割。或許從電話裡可以聽出我心急的語氣,所以即便事先已經說明純粹訪價的意圖和火車上惡劣的收訊環境,萬安和龍嚴依然卯足了勁回我電話,所以當搞清楚分割的要領後,便索性把手機給關了。
一般若非天主、基督教徒,台灣習俗是在冷凍後,最起碼應該安魂與立牌位,以便在殯殮前可以對往生者拜飯。但因為對於流程陌生,再加上不敢做任何決定,所以外婆的拜飯是等到兩天後才開始。
好幾年前朋友辦喪事的名片,母親竟然還留著。在一切從簡的前提下,對方認為外婆只需要作三個七即可,由於娘家沒有剩下任何人,加上本身的禁忌並不多,所以不發訃文,也省去華麗的告別式,花費因此降到七萬六。一般來說喪事主要的費用包括場地布置、棺木與骨灰罈。可是當我聽到這樣便宜的價錢時,頓時覺得在火車上的訪價都是被耍好玩的。
目前還搞不懂的地方在於,當時殯儀館的基本費用是得另外支付,原本以為那僅包含冷凍以及其他雜支規費。然而剛我到服務櫃臺填寫資料時,便告知要勾選表格上的「洗、穿、化、殮」和拜飯的服務項目,並預約禮堂和火葬爐的使用時間(由此推算冰櫃需使用多久),總共一萬零七百交給了殯儀館的櫃臺人員。這似乎可以推斷一切最基本的葬儀,政府都已經安排在殯儀館的工作項目中,那麼,跟政府聘僱人員比起來,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葬儀業者,洗穿化殮的技術有特別厲害之處嗎?至於臨時的牌位與每餐拜飯的供應,紙糊與塑膠牌位有多大差別?此外,每餐的拜飯與安靈紙錢也畢竟是家屬負責張羅祭拜,葬儀業者並不會出面。
其實別被我的文字給誤導,上述的工作其實都是葬儀人員的次要項目,如果,設置靈堂守夜、誦經作七的法事、以及奠禮儀式的需求都無法簡化,那麼喪禮的費用肯定就無法像我這樣十萬元以內搞定。只不過我也藉此瞭解,如果自己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窮苦人家,那麼喪事花費最基本大概就在兩萬元以內。
待價錢與業者都談妥之後,母親便逆轉成大方的態度,房屋、汽車、僕人、保險箱一樣都不少。或許在她的觀念裡,誦經與排場都只是表面形式,如果燒掉的東西外婆都能收到,她絕對不會吝嗇。
其實喪禮是辦給誰看的?我想絕大部分是做給活人看的。殯喪業者也往往利用好面子、流程生疏以及面對變故而心慌的人性弱點,在商談的過程中不斷加碼灌迷湯。可是碰到我們家這麼百無禁忌,他們也沒輒。喪禮的場面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對外婆從小的疼愛銘記在心,逢年過節給老人家上一炷香,勝過墓園無人祭拜而雜草叢生。
註1:
以傳統中國風俗來說,人有三魂七魄。人死時,每七日會有一個魄離開人間,後人應打齋送行。從頭七到七七完滿,七魄全部離開,共七七四十九天。而魂則在百日之後開始離開,三百六十天後第二魂離去,到七百二十天後魂魄盡去。所以古人守喪需要兩年。
註2: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收費如下:
超級巨大塑膠袋 | 280元 |
供飯13天 | 13x50=650元 |
拜飯區清潔維護費 | 100元 |
冷藏13天 | 13x400=5,200元 |
洗穿化殮 | 1,200元 |
小禮堂 (追仁廳) 2小時 | 900元 |
冷氣2小時 | 300元 |
善處 | 100元 |
火葬 | 2,000元 |
葬儀社與其他治喪費用:
禮堂佈置、法師做三七、 火葬棺木、骨灰罐等等 | 76,000元 (不發訃文、毛巾) |
紙房子、男女僕人、紙車、 紙錢 (當天看竟有兩人高那麼多) | 8,000元 |
木柵富德公墓靈骨塔 | 台北戶籍居民10,000元 外縣市居民30,000元 |
(據說從陳水扁市長開始收錢) |
註3:
在ㄚ信那看到日前跟林曉培相關的新聞,它也說明了當初我面對這件事情時,態度為何如此保守的原因。喪禮到底該花多少費用?是辦給誰看的?多少也可以從林曉培事件裡得到答案,死者已以,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恢復安定,讓亡者的回憶與典範永懷心中,我認為才是最重要的。
Saturday, October 07,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永遠的六十五歲
Posted by
PigTail Leo
婆婆終於安詳地拿到老天爺的畢業證書,再見,一路順風。
來不及
作詞:陳珊妮 作曲:陳珊妮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問你什麼算永恆
甚至來不及哭出聲 來不及陪你一陣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為你盡點責任
你的皮膚都穿鬆了 來不及為你抹點粉
過期雜誌上登著 太多早逝青春
路人的嘴裡 全是對別人生命的揣測
我就是 來不及 說一聲
我就是 來不及送你
我就是 來不及 說一聲 我愛你
我就是來不及送你
來不及為你唱首情歌
來不及為你變成好人
我就是 來不及 說一聲 我愛你
你維基了嗎?
Posted by
PigTail Leo
不知道大家是否察覺,最近在 Google 找尋一些名詞解釋,最後會跑到一個叫做 Wikipedia 的百科全書網站。它的出現,讓我很久以前就有個點子:
常常聽到周遭的朋友抱怨自己英文不好,卻不知道該怎麼練習,那麼去 Wikipedia 找自己有興趣的文章來翻譯,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尋找的翻譯目標,是自己有興趣或者專業擅長的項目,或許更能加深自己語言學習的專注力。況且,沒有人會逼你說什麼時候得把作業交出來,再者,或許可以順便練練打字能力。
看到有人認為百科全書不應該只是翻譯,得把自己的想法和見聞也放上去,當然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不過,一個名詞久久沒人解釋,那還不如趕緊用翻譯的方式把知識傳遞下去,還比較具時效性。或許透過翻譯的過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見聞也會逐漸出現,屆時順理成章可以放進百科全書裡。
可是,我們從翻譯的過程中增長自己的外語程度,會不會因此讓其他人減少了練習的機會呢?想起大學時,總有同學喜歡買那些中文翻譯版的教科書,裡面的翻譯名詞總讓我想一頭撞死。儘管同樣的問題依舊會出現,不過我想強調,重點還是在於自己學習的動機。排斥外語的人,無論如何都可以為自己找到偷懶的藉口。
常常聽到周遭的朋友抱怨自己英文不好,卻不知道該怎麼練習,那麼去 Wikipedia 找自己有興趣的文章來翻譯,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尋找的翻譯目標,是自己有興趣或者專業擅長的項目,或許更能加深自己語言學習的專注力。況且,沒有人會逼你說什麼時候得把作業交出來,再者,或許可以順便練練打字能力。
看到有人認為百科全書不應該只是翻譯,得把自己的想法和見聞也放上去,當然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不過,一個名詞久久沒人解釋,那還不如趕緊用翻譯的方式把知識傳遞下去,還比較具時效性。或許透過翻譯的過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見聞也會逐漸出現,屆時順理成章可以放進百科全書裡。
可是,我們從翻譯的過程中增長自己的外語程度,會不會因此讓其他人減少了練習的機會呢?想起大學時,總有同學喜歡買那些中文翻譯版的教科書,裡面的翻譯名詞總讓我想一頭撞死。儘管同樣的問題依舊會出現,不過我想強調,重點還是在於自己學習的動機。排斥外語的人,無論如何都可以為自己找到偷懶的藉口。
Friday, October 06, 2006Font Size 字體: XS / S / M / L / XL
Piggy-back
Posted by
PigTail Leo
寶貝蛋:
在老媽的背上很舒服是嗎?
可是將老媽背在身上是很沈重的哩!怎麼辦?我很捨不得讓你背吔!
但是我可以悄悄的告訴你:我背的很幸福呢!
這張卡片可愛吧?
在老媽的背上很舒服是嗎?
可是將老媽背在身上是很沈重的哩!怎麼辦?我很捨不得讓你背吔!
但是我可以悄悄的告訴你:我背的很幸福呢!
這張卡片可愛吧?
老媽
10/6
10/6
Subscribe to:
Posts (Atom)